曹鴻勛(1848~1910)字仲銘,號蘭生。山東濰縣(今屬山東濰坊市濰城區)人。清光緒二年(1876)狀元,授修撰。七年(1881)提督湖南學政,革除拘守章句積習,擴大諸生視聽,端正士風。二十年(1894)任武英殿纂修,充日講起居注官。二十二年(1896)補云南永昌府知府,次年任迤東道道員,旋又署云南糧儲道道員。所到之處,多行利民之舉。二十七年(1901)升任云南按察使,上任未及兩月,清理巨案十……[詳細] |
黃遵憲(1848—1905),字公度,號人境廬主人,廣東嘉應州(今梅縣)人。出身于官僚家庭。10歲時開始學寫詩。清同治六年(1867),考中秀才。同治十二年(1873)考取拔貢生,次年入京赴鄉試,未中。黃遵憲早年的詩作,已表現了一定的革新精神。他批判了文學創作中“古人棄糟粕,見之口流涎”的擬古傾向,宣言“我手寫吾口,古豈能拘牽”。還對客家山歌進行收集、加工成《山歌》多首,大都清新可喜。光緒二年(1……[詳細] |
清末大太監李蓮英(又作:李連英),原名李進喜,蓮英是由慈禧起的名。是清王朝慈禧時期的總管太監,被人們呼為九千歲,是清末最有權勢的宦官。李連英[1848--1911],出生在直隸河間府,今河北大城縣臧屯鄉李賈村人。根據其墓志銘記載,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9歲入宮。清宮檔案也證明,他的確是在咸豐七年(1857年)由鄭親王端華府送進皇宮當太監的,但年齡是13歲。 關于李連英身世,民間傳說……[詳細] |
張佩綸(1848-1903),字幼樵,一字繩庵,又字簣齋,直隸豐潤縣齊家坨人(今河北唐山豐潤),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二甲進士,授翰林院侍講,晚清名臣。早年在京城與李鴻藻、潘祖蔭、張之洞、陳寶琛、寶廷等同為“清流”,以彈劾大臣而聞名。李鴻章女婿,堂侄張人駿歷任兩廣總督、兩江總督,為袁世凱之親家。孫女近代才女張愛玲。袁世凱說,“天下翰林真能通的,我眼里只有三個半,張幼樵、徐菊人、楊蓮府,算三個……[詳細] |
孫詒讓(1848—1908),又名德函,字仲容,號籀庼,瑞安人。孫衣言子。幼承家學,聰穎好學。13歲即撰成《廣韻姓氏刊誤》一書,18歲時又寫成《白虎通校補》。曾隨父宦游京師江淮等地,博采珍本秘籍,廣結學者名流,見識大增。清同治六年(1867)中舉人。后五赴禮闈不第,遂絕意仕進,專攻學術,著書30多種,涉及經學、史學、諸子學、文字學、考據學、?睂W等諸多方面,都具成就。其中尤以《周禮正義》、~子間……[詳細] |
。1848—1904)溫仲和,字慕柳,號柳介。是晚清學者、嶺東名宿、《光緒嘉應州志》總纂。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溫仲和生于梅縣松口大塘村。少年就讀于私塾,十七歲入嘉應州學,與黃遵憲同窗。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科試得優貢,然后入京肄業于國子監南學。光緒十四年(1888年),在京參加鄉試中舉人,翌年殿試中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散館后授翰林院檢討。在翰林院任職四年后回故里,主講于汕頭金山書……[詳細] |
陳寶琛(1848-1935)倉山螺洲人。同治七年進士,光緒八年授江西學政,九年補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十一年被降五級調用。宣統三年,補授毓慶宮授讀,后人稱他“末代帝師”。中法戰爭(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后,陳寶琛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在螺洲鎮故居度過二十五年之久。期間興辦新式學校,創建福建師大、福建工程學院。在其謫居期間 ,聽到“甲午”戰……[詳細] |
胡禮垣(1848年~1916年),字榮懋,號翼南,晚年又號逍遙游客,樂平三江人。父獻祥,在港經商。禮垣生于香港,少時攻讀四書五經和八股試帖,曾回粵應試,數場不中,遂棄舉業,專研經史和西學。后入香港皇仁書院肄業,致力于研究西方各國的政治和文化。畢業后留院充教習兩年,并創辦《粵報》,譯《英例全書》。清光緒四年(1878年)及清光緒六年(1880年),清廷欽差大臣鄭藻如、陳蘭彬等先后出使美洲時,欲聘他隨……[詳細] |
蔡錫勇(1848~1897),字毅若,龍溪縣人。清同治六年(1867)畢業于廣州同文館,同治十一年保送北京同文館學習。蔡錫勇勤學博聞,精通英、法、日等國文字,先后出任中國駐日本、秘魯、美國公使館翻譯官。后來蔡錫勇離開翻譯官職回國,出任江漢關監督、廣東實習館教員。1884年,蔡錫勇被張之洞委任為洋務局委員,負責向外商訂購冶鐵、紡織等機器設備。他發揮精通多國語言的才能,辦事效率既快又好。1889年,張……[詳細] |
吳得潚 (1848~1900),字季清,又字筱村,別號雙遣居士,晚年自號寄髯。白衣鎮人。 德潚自少聰敏。博極群書,精通佛理。清同治癸酉(1873)拔貢,本科中試第三名舉人,考取咸安營教習,任滿,大挑一等知縣不就,歷試禮闈皆報罷,僑寓都門與士大夫游。文章書法卓然名家,一時名公鉅卿亟稱之。光緒八年(1882)中進士。光緒丙申(1896)選浙江西安(衢縣)縣令,至省即調暑山陰縣(紹興),二年調錢塘縣,……[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