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1875~1907),女,原名閨瑾,字玉貞,小字玉姑,后易名瑾,字璇卿,號競雄、鑒湖女俠,別號漢俠女兒,另署秋千。祖籍紹興山陰漓渚(福全)人,出生于福建閩候縣。 秋氏為山陰望族,幾代官宦。自幼喜好詩文,尤慕劍俠,豪爽奔放。稍長,隨四表兄習棍棒拳術、騎馬擊劍,性格倔強。光緒十七年(1891)初夏,秋瑾跟隨祖父秋嘉禾回到紹興,居住于紹興城南和暢堂。次年,父親調往湖南湘潭任職,秋瑾隨全家到湖南。光……[詳細] |
賽金花,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她的一生,浮浮沉沉,早年淪為清棺,后來卻一躍成為狀元夫人,出使歐洲,風光無限。狀元洪鈞死后,她被逐出洪家,為生計所迫,重入娼門,艷名遠播,被稱為伎界魁首、艷榜狀元。庚子事變,賽金花搖身一變,成了能與聯軍統帥瓦德西交涉的“賽二爺”, 在克林德牌坊事件中名震京城?上з愂献源松钊找娎Ь,在上海兩次婚姻都末熊使她幸福,而在京的晚年生活更是清貧,最后竟在貧病交迫……[詳細] |
張作霖(1875-1928),字雨亭,奉天省海城縣駕掌寺鄉(今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東風鎮)馬家村西小洼屯人。曾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人稱“張大帥”。張學良之父。清德宗光緒元年(1875)3月19日生。少時曾入私塾,師從楊景鎮讀書修業。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戰爭時,在營口應募投入宋慶毅軍。當過宋慶的衛兵。光緒二十一年(1895)3月,甲午戰爭清軍敗,被遣返,回到故里。結交綠林,投身草莽,在……[詳細] |
蕭耀南(1875—1926),字珩珊、衡山,因其祖籍浙江蘭陵,也常被人稱為蕭蘭陵,1875年出生于黃岡縣孔埠鎮蕭家大灣(今屬武漢市新洲區)。北洋政府時期,歷任第二十五師師長,湖北督軍、兩湖巡閱使,湖北省省長等職。早年時期蕭耀南的父親是一個鄉間貨郎,育有二子,蕭耀南居次,蕭父把二子分成一耕一讀,分別培養,蕭耀南被選中去念書,父親希望他通過科舉之路,謀取一官半職,光耀門楣。蕭耀南曾兩次參加科舉,中了秀……[詳細] |
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又字養溪、雪生,號曲石,別署高黎貢山人,祖籍山東益都(今山東青州),生于云南騰越(今云南騰沖)。近代名士、國民黨元老。人物事跡光緒二十四年(1898)中秀才,二十九年(1903)入昆明高等學堂。次年留學日本,學習陸軍軍事,先后畢業于振武學堂與士官學校。光緒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會,次年春任云南留日學生同鄉會會長,《云南雜志》社經理。宣統元年(1909)回……[詳細] |
馬玉仁(1875—1940),字伯良 。江蘇鹽城人。國民黨追贈陸軍中將。早年投身軍旅,歷任團長、旅長、鎮守使、護軍使、軍長、參議等職。1937年七七事變后,在家鄉組織抗日義軍,后被改編為蘇魯戰區第一路抗日游擊軍,任該軍司令,在鹽城、阜寧一線與日軍作戰。1940年1月3日,率部攻下日偽軍占領的阜寧縣城。但在激戰中不幸身負重傷,壯烈殉國。陸軍中將,是位傳奇人物,既做過“鹽匪”,鬧過“馬黨”,也剿過土……[詳細] |
陳天華,原名顯宿,字星臺,亦字過庭,別號思黃,知方團下樂村(今榮華鄉小鹿村)人。清光緒六年正月二十九日(1875年3月6日)生,中國民主革命杰出的宣傳家和活動家。陳天華幼喪母,5歲隨父(塾師)就讀。家貧,嘗小賣糖果以補日食。因迷讀中國古典小說,糖果常被人取食,不知計值收錢。9歲即嗜讀《左傳》、《資治通鑒》,尤愛民間說唱彈詞,常仿效此類文體,編寫短篇通俗小說與山歌小調。少年時期,對清朝封建-、民族壓……[詳細] |
王懷慶 (清末民國北洋系軍閥)王懷慶(1875——1953),字懋宣,河北省寧晉縣鳳凰鎮南塔莊人,北洋直系老將,原是直隸提督聶士成部下的中軍,后成為徐世昌在軍界第一心腹親信,資格甚老,與“北洋三杰”同輩,際會風云,扶搖直上,成為煊赫一時的陸軍上將,熱察綏巡閱使。好鼻煙、騎馬,為官貪婪,軍事政治才能甚低,用人唯蠢笨老實;主要業績:剿滅“砍刀會”,擊潰外蒙叛軍迫使外蒙取消獨立,釋放馮玉祥。喜好奇特,一……[詳細] |
李承晚,字承龍,號雩南,大韓民國首任總統、第一至三屆總統(任期:1948年-1960年)。 李承晚在任期間實施-統治,對韓國共產主義分子和同情勢力進行嚴厲鎮壓。李承晚1875年出生在朝鮮黃海道平山郡,曾就讀于培材大學(時稱培材學堂),1905年獲得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士學位,1910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國際政治博士學位。1919年任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國務總理,同年受任臨時政府總統。1921年赴美推動……[詳細] |
林旭(1875年—1898年),字暾谷,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朝末年維新派人士。。少孤,喜瀏覽群書,1893年中舉,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后,上書請拒和議,反對割讓遼東和臺灣。旋入貲為內閣中書。曾數訪楊銳,感嘆時事。因崇尚康有為之學并與康思想觀點相合,遂受業于康。1898年3月創立閩學會,與粵。蜀。浙。陜各學會相呼應,推動維新運動深入發展。及保國會召開,為首倡和主事之一。后為少詹事王錫蕃……[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