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1878~1972),原名諫,又名瑞諫,自號雙清樓主,祖籍南?h神安司大通堡(今東漖鎮海南村棉村),出生于香港。其父何炳垣是香港一大地產商,支持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何香凝與廖仲愷在廣州結婚。光緒二十八年,她與廖仲愷東渡日本留學,何香凝先進東京日白女子大學,后轉入女子師范預科就讀。光緒三十四年改入東鄉女子美術學校,在高等科學習繪畫,清宣統二年(1910)秋在美術學……[詳細] |
溫朝鐘 (1878—1911年),字靜澄,又字果齋,今湖北省恩施州咸豐縣大路壩人,系“鐵血英雄會”義軍司令總長。溫朝鐘幼賦天資,志量不凡。他看到清廷統治下的中國,內政腐敗。外侮日亟,階級矛盾和-十分尖銳,便剪掉發辮,放棄舉子業,于經史外旁搜博采,以謀求救國圖存之道,探討社會改革之策。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于親友敦促,他就近考取了四川省黔江縣學。友人向他祝賀,他說:“這是清朝統治者的牢籠術,……[詳細] |
楊小樓(1878-1938),名三元,京劇武生演員,楊派藝術的創始人。楊月樓之子,安徽懷寧人。幼時入小榮椿社學藝,從師楊隆壽、姚增祿、楊萬青學武生。十七歲出科,在京、津兩地搭班表演。得義父譚鑫培和王楞仙、王福壽、張淇林、牛松山等的指點,拜俞菊笙為師。二十四歲搭入寶勝和班,以“小楊猴子”之名露演。又與譚鑫培同在同慶班,經譚氏獎掖,成為挑大梁的武生演員。二十九歲時入升平署為外學民籍學生,備受慈禧太后賞……[詳細] |
馬裕藻(1878—1945),字幼漁,祖籍浙江鄞縣(今寧波鄞州),近代文化名人,北京大學著名教授。早年受業于近代教育先驅葉浩吾,后留學日本。1913年5月在“讀音統一會”上率先提出《注音字母》方案獲大會通過,被聘為北大教授,1918年至1926年連續八年擔任校評議員,參與北大建設。1920年起任北大國文系主任,任職長達14年,期間努力調和新舊二派,曾聘請魯迅等名家來北大任教。作為中國第一部官方正式……[詳細] |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1878.12.18-1953.03.05,注:斯大林執政時官方稱其生日為1879年12月21日,但史學界考證為1878年12月18日),原姓朱加什維利,格魯吉亞人,前蘇聯政治家,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蘇-理)、蘇聯大元帥,是蘇聯執政時間最長(1924-1953年)的最高領導人。對二十世紀蘇聯和世界影響深遠。斯大林曾協助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列寧……[詳細] |
陳炯明(1878—1933),字競存,廣東海豐人(廣東省惠州府海豐縣白町村,今屬廣東省海豐縣聯安鎮白町村)。中華民國時期廣東軍政領袖,畢生堅持聯省自治的政治主張,致力于聯邦-、以和平協商的方式統一中國,與孫中山奉行的中央集權、不惜以武力征戰謀求統一中國的政治綱領不合。下野后退居香港,協助海外最大的華僑社團組織“洪門致公堂”轉型為“中國致公黨”,并首任該黨總理。1933年9月22日病逝于香港,193……[詳細] |
陳其美(1878-1916),漢族,字英士,浙江湖州人。陳其美4歲隨母識字,5歲能識字2000余,6歲入私塾。王一亭曾作畫《英士群戲圖》,題詩曰:“嬉游野燒已如炎,拊此方知智勇兼;迥異群兒能了了,養成大器不煩占!币哉藐惼涿郎倌甑穆敾,他讀過七年私塾,15歲喪父。 1891年,陳其美去石門鎮一家當鋪做工十二年,在典當行業中陳其美飽受磨練也歷練了自家的本領。正經辛丑之亂,陳對民族危機十分苦悶,受在日……[詳細] |
吳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原名永珊,字樹人,四川榮縣人,吳玉章歷經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討袁戰爭、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建設而成為跨世紀的革命老人,與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稱為“延安五老”。吳玉章從參加同盟會到參加中國共產黨,從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到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為社會進步、民族解放和社會……[詳細] |
孫岳(1878~1928)字禹行。直隸(今河北)高陽人。青年時家貧,以販米為生。性格豪爽,行俠好義,曾為友0,將一地主惡霸殺死,掛其頭于城門。為躲避官府追捕,出家為僧。26歲入保定武備學堂,畢業后任曹錕第三鎮炮兵哨官,后升三等參謀官。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入保定陸軍行營軍官學堂(后改為陸軍大學)學習。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并與同學何遂結為莫逆之交。宣統元年(1909)陸軍大學畢業仍回第三鎮……[詳細] |
沈竹白(1878.8.28~1914.1.28),名嘉炎,字竹白,號明甫,后以字行,祖籍浙江紹興,生于書香世家,祖、父兩世宦居河南,定居開封。祖父如椿,字茂堂,號藍畦,在清吏部任職,并歷任河南許州州判,郟縣、鎮平縣知縣,裕州知州,皇清誥授中憲大夫(碑文),祖母封一品誥命夫人。父宣昭,字宜甫,號聞庭,清光緒年間曾任項城知縣、羅山知縣,汝寧府通判,母施韻湘,江蘇海門人,識文達理,勤儉賢良。竹白兄弟5人……[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