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鄧建軍 了不起的中國工人 鄧建軍是黑牡丹集團公司的一名普通電氣技術工人,鄧建軍科研組的一名普通成員。1988年從常州市輕工業學校中專畢業后進入公司,多年來堅持自學取得了本科學歷。1989年,市總工會和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鄧建軍的名字命名了“鄧建軍科研組”。同年,鄧建軍被公司聘任為公司一線職工中的主任工程師。成為月薪8000元的“土專家”。15年來,先后榮獲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江蘇省杰出青年”、“江蘇省勞動![詳細] |
2、杜江峰 中國科學院院士 杜江峰,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1969年6月生于江蘇省無錫市,籍貫江蘇無錫。1985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1990年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1997年和2000年在該校分別獲碩士和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量子物理及其應用的實驗研究。發展了自旋量子調控及動力學解耦等量子物理實驗技術,結合系列高性能磁共振實驗裝備的自主研制,將磁共振探測的靈敏度和分辨率提升到國際領先水平。在量子……[詳細] |
3、黃志忠 中國內地男演員 黃志忠,1969年3月5日出生于天津市和平區,原天津體工大隊青年隊籃球運動員,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內地男演員。2005年主演都市情感劇《靠近你溫暖我》 。2006年在古裝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飾海瑞,為觀眾所熟知 。2008年與孫紅雷主演革命戰爭劇《人間正道是滄! ,憑借飾演的楊立仁一角獲得第2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 ,第16屆上海電視節最佳男演員 。2009年主演建國……[詳細] |
4、黃如 中國科學院院士 黃如,女 微電子器件專家。北京大學教授。1969年11月生于江蘇省南京市,籍貫福建南安。1991年畢業于東南大學電子工程系,1994年獲該校碩士學位,1997年于北京大學獲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微電子低功耗器件及工藝研究。提出并研制出面向低功耗高可靠電路應用的準SOI新結構器件和面向超低功耗電路應用的肖特基-隧穿混合控制新機理器件。發展了適于十納米以下集成電路的圍柵納米線器件理論及技術,系統揭示了……[詳細] |
張建忠,曾用名張建雄,1969年9月16日出生在江西省龍南縣桃江鄉窯頭村桃江河畔一個厚道誠實的農民家庭。父親張發良是縣公路段養路工人,母親廖梅鳳是勤勞賢惠的農村勞動婦女。1977年,張建忠進入學校學習。從小學到中學張建忠一直都是學雷鋒活動的積極分子,他和幾名同學成立“學雷鋒送溫暖小組”。在學校,他課余時間打掃衛生,修理課桌板凳,為同學補課;在家里,每逢假日,就把村莊里里外外的陰溝,垃圾清理得干干凈……[詳細] |
田崇峰,1969年6月出生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二師三工區(現農九師)一個農工家里。田崇峰從小受到了兵團創業者的熏陶和影響,他熱愛集體,熱愛勞動,淳樸善良。在學校里,他學習用功,熱愛勞動,團結同學,樂于助人,曾被評為“三好學生”。職業高中畢業后被分到銀川市亞麻廠實習。當時有的同學找門路,希望能到輕松的部門去實習,但田崇峰卻說:“我不怕艱苦,給我分個最重的活!庇腥苏f修理工的活最重,他果真主動要求當了一……[詳細] |
7、雷軍 雷軍,男,1969年生,湖北仙桃人。1991年畢業于武漢大學計算機系。曾任金山公司總裁,F任小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1992年初,雷軍加入金山公司,歷任金山公司北京開發部經理、珠海公司副經理、北京公司總經理等職。1998年8月,出任金山公司總經理。1999年,紅色正版風暴刮起了在全社會普及使用正版,培養正版意識的風暴,使金山成為最早在全社會呼吁保護知識產權的軟件企業。2001年,緝毒世紀行……[詳細] |
8、姜武 北京電影學院 姜武,1969年11月4日出生于河北唐山, 原名姜小兵,專業演員,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90級,在校期間擔任班長。1999年因電影《洗澡》0演二明為人所知,并且憑借此片相繼獲得2000第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2000年第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等等總共四個獎項。電影代表作1992年《葛老爺子》獲中國長春國際電影節“長春銀杯獎”、1999年《美麗新世界》獲得1999年第19屆夏威……[詳細] |
9、王菲 王菲(Faye Wong),1969年8月8日出生于北京,中國流行樂女歌手、影視演員。1989年憑借歌曲《仍是舊句子》出道。1990年出演電影處女作《別姬》。1992年憑借歌曲《容易受傷的女人》獲得關注。1993年在專輯《十萬個為什么?》 中嘗試另類音樂的風格 。1994年憑借專輯《天空》奠定其在歌壇的地位,并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獎 ;同年,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18場演唱會,打破香港……[詳細] |
10、黃光裕 企業家 黃光裕1969年5月9日出生于廣東汕頭市潮陽區鳳壺村。父親黃昌義,波美村人,土改時由于地主出身受歧視,離鄉投靠鳳壺村曾厝,后入贅曾嬋貞;母親曾嬋貞,祖上曾是泰國著名僑商善長,但曾家亦在土改、文革等歷次社會運動中家道中落。至黃光裕出生時,家庭已是窘迫清貧。由是,少年黃光裕常與兄長黃俊欽,拾撿垃圾以補家用。創業階段黃光裕兄妹四人,兄黃俊欽、妹黃秀虹、黃燕虹,皆深受母親曾嬋貞影響。環境所限,黃光裕初中肄……[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