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羲(?―944年),本名王延義,后改名王延羲、王曦(又作王羲),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閩太祖王審知少子,閩嗣主王延翰和閩太宗王延鈞之弟,閩康宗王繼鵬的叔叔,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君主,939年—944年在位。王延羲于王繼鵬在位時任左仆射、同平章事,因王繼鵬猜忌宗室,遂裝瘋賣傻,因此被軟禁自宅。天福四年(939年),拱宸、控鶴軍使朱文進、連重遇反,迎王延羲進宮并殺王繼鵬延羲,遂自稱威武節度使、閩國......[詳細] |
郭威(904—954),字文仲,邢州堯山(今河北隆堯)人。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稱帝,國號為周,定都汴京,建年號為“廣順”,史稱后周。后周太祖郭威在懲治-方面異常嚴厲。他的這些改革與整頓,為后周世宗柴榮的著名改革奠定了基礎,開創了局面。對恢復農業生產,郭威也采取了有效措施。他生性節儉、虛心納諫、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區的經濟,政治形勢漸漸趨向好轉。人物生平早年經歷郭威,邢州堯山人,父親郭簡,曾為晉順......[詳細] |
后梁朱溫(852年-912年),別名朱全忠、朱晃、朱三,五代十國后梁開國皇帝。朱溫曾參加黃巢之亂,多有武功;據中原四戰之地,創建強盛一時的后梁王朝;廢除重稅,鼓勵農業發展等;還結束289年大唐,翻開五代十國亂世;生性殘暴,殺人如草芥,大肆-。朱溫最后于乾化二年(912)六月被親子友珪所害,終年61歲,謚號神武元圣孝皇帝,廟號太祖,葬于宣陵。人物生平早年經歷朱溫,幼年喪父,家貧,母王氏傭食于蕭縣劉崇......[詳細] |
王審知,字信通,又字詳卿,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縣)人,生于唐咸通三年(862年),兄弟3人,王審知排行第三,號三郎。王審知少時好讀書,有抱負。中和元年(881年),壽州(今安徽壽縣)屠戶王緒起兵攻克光州,王審知兄弟投奔王緒起義軍。不久,唐蔡州節度使秦宗權發兵攻討王緒,王緒-帶領隊伍渡江南下,進入福建,連克汀州、漳州等地。王審知兄弟隨軍入閩。王緒生性猜忌,濫殺將士,眾人不滿。王審知兄弟乘機發動兵變,......[詳細] |
李存勖(885年-926年),別名朱邪亞子、李亞子、李天下、李存勗,五代時期后唐的建立者。李存勖曾擊滅燕秦等北方諸割據政權,加強中央集權;滅掉盤踞中原,實力強盛的后梁王朝,北方統一;滅前蜀、后梁,取兩川,懷天府之地為一朝;恢復唐制,興創禮儀,賜信瓜州,編制同光法等;著有《一葉落》《陽臺夢》《憶仙姿》等。公元926年,李存勖死于興教門之變,謚號光圣神閔孝皇帝,廟號莊宗,葬于雍陵。人物生平智勇少年李存......[詳細] |
劉知遠(895年-948年),別名劉暠,沙陀族人,五代十國時期后漢開國皇帝。劉知遠早年追隨石敬瑭,曾兩次救護石敬瑭脫難;公元947年,遣牙將王峻向契丹奉表投降,后晉滅亡。同年,劉知遠看準時機,在太原稱帝,建立了后漢政權,公元948年大赦天下,稱帝。公元948年(乾佑元年)正月,劉知遠駕崩,時年54歲,謚號睿文圣武昭肅孝皇帝,廟號高祖,葬于睿陵。人物生平追隨敬瑭劉知遠,生于公元895年(唐昭宗乾寧二......[詳細] |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別稱兒皇帝,五代十國后晉開國皇帝。石敬瑭曾幫助李嗣源登基,經營河東,沖鋒陷陣,戰功卓著。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給契丹,以兒國自稱,在契丹幫助下大敗后唐軍隊,建立后晉。后晉天福七年(942年),石敬瑭憂郁成疾,于六月在屈辱中死去,時年51歲,謚號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廟號高祖,葬于顯陵。人物生平早年經歷石敬瑭,父名臬捩雞,歐陽修稱“其姓石氏,不知得其姓之始......[詳細] |
藥元福,名、號不詳,以字元福傳世。五代太原晉陽人氏,生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卒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一生經歷唐末至宋初的整個“五代”的混戰時期。五代歷朝,四代源出軍國重鎮太原,每位創業之帝均有在太原生存、發展、拼搏、征戰的經歷,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郭威,無一例外。生于太原、長于太原的“五代”戰將藥元福,自小尚武,擅長騎射,及長從軍行武,殺戮疆場,由軍卒小校起家,后唐時累遷至天平軍(......[詳細] |
馬殷(852-930)五代時楚王。唐五代許州鄢陵人。字霸圖。大中六年(852)生。初為木工,后應募從軍,入蔡州戍將孫儒郡,及儒敗死,眾推劉建鋒為帥,殷為先鋒。唐昭宗乾寧元年(894),隨劉建鋒部入潭州。建鋒被授湖南節度使,殷為馬步軍都指揮使。及建鋒為部曲所殺,殷被推為帥,主持軍府,乾寧三年(896),為潭州刺史;四年,遣將攻克邵州。昭宗光化元年(898),山兵略取衡、永、道、郴、連五州,繼之岳州鄧......[詳細] |
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圖,許州舞陽(今河南舞陽)人,五代時期前蜀開國皇帝。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軍,成為忠武八都的都將之一。因救護唐僖宗有功,成為神策軍將領。后被排擠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斷發展勢力,逐漸壯大。文德元年(888年),王建投奔成都,為陳敬瑄所阻,于是開始攻打西川。歷經三年苦戰,王建奪下西川,被封為西川節度使。此后,王建接連擊敗黔南節度使王建肇、東川節度使顧彥暉、武定節度使拓拔......[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