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毓標(原名劉有和)(1908~?),生于江西省橫峰縣葛源店前街的一戶貧農家庭,祖輩以佃田租種為生。劉毓標7 歲起幫父兄放牛、種田,10 歲時,在劉家祠堂資助的私塾讀書兩年半后又在家種田,17 歲后跟木匠學徒2 年。民國16 年(1927 年)清明節,劉毓標加入了葛源農民協會,參加了年關-。次年8 月,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兩年后轉為中-員,先后任葛源區委組織部長、區委書記、縣委組織部長等職。民國23 年1 月進共產主義學?h委書記訓練班學習,5 月,受中共閩浙贛省委派遣,到皖南白區任中共皖南特委委員、中共歙縣縣委書記,6 月,任太平中心縣委書記。劉毓標到任后,召集中心縣委會,決定秋后領導農民舉……[詳細] |
程伯謙,原名魯春,1897年1月26日生于江西省橫峰縣葛源鄉黃溪村一個貧農家庭。為支撐門戶,父輩湊錢供他讀本村私塾,后升入縣立高等小學,再考進上饒信江中學。1921年夏,程伯謙成為第一批參加進步青年團體岑陽學會的會員。他常和會員討論農民問題,編印革命刊物《岑陽學刊》,逐步走上革命道路。1926年秋,為配合北伐軍進軍行動,程伯謙奉岑陽學會指示,在葛源一帶組織廣大農民參加農會。農會的發展,引起土豪劣紳的恐懼,特別是黃溪村一位名叫程道的縣參議員,公然威脅農會會員說︰“誰要是和我程某人搓反手繩的話,我就寫狀子告到縣里,叫你們吃官司!”程伯謙聽說以后氣憤不過,帶了一伙農會會員擁到程道家里,當面數落他罪狀……[詳細] |
吳先喜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生于江西橫峰青板橋一戶農民家里。幼年時在家鄉私塾讀書,后曾一度到鉛山縣河口中學初中班學習。12歲時因家境日益困難,-停學回家參加農業勞動,農閑時還得外出挖煤,過著貧困艱苦的生活。1925年(1925)夏,共產黨派黃道到家鄉橫峰搞農-動。民國15年秋,橫峰縣成立黨支部,適值北閥軍進入江西,在黨的領導和北伐軍的支持下,橫峰縣農-動迅猛發展,農民協會如雨后春筍在橫峰各地紛紛成立。吳先喜熱情參加青板橋的農民協會,積極參與“抓土豪,燒契約”等革命活動。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叛變革命后,李烈鈞在上饒成立江西省政府,與地方封建勢力相勾結,于當年5月派軍進駐橫峰、弋陽,……[詳細] |
鄒秀峰,1894年出生在江西省橫峰縣岑陽鎮一個平民家庭。青年時代的鄒秀峰,才思敏捷,秉性豪爽,喜好交朋結友。在縣城上學時,他就與同縣姚家壟的進步青年黃道情趣相投,結成莫逆之交。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憎恨社會黑暗、渴求光明的鄒秀峰同黃道一起,外出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黃道考進南昌二中,鄒秀峰考進南昌大同中學。在南昌,鄒秀峰很快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激流中,成為-的骨干。1921年元旦,黃道、袁玉冰等南昌二中的學生,發起組織以“改造社會”為宗旨的進步社團——江西改造社。經黃道介紹,鄒秀峰成為二中學生之外的改造社第一個社員,并在改造社社刊《新江西》上發表了一篇《早晨》的文章,抨擊社會上的黑暗現象。由于……[詳細] |
黃道原名黃端章,別號一鳴。江西省橫峰縣姚家垅人。生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早年就讀于上饒鵝湖師范和南昌二中。在南昌期間,接受《新青年》等進步刊物的影響,與袁玉冰等8人志同道合,成立鄱陽湖社(后改名創造社),創辦《新江西》雜志,議論國事,抨擊時弊,宣傳革命,人稱“江西八大家”。他支持在南昌甲種工業學校讀書的方志敏等人組織的反腐敗教育和查禁日貨的斗爭,并吸收方志敏為該社社員。中國共產黨成立后,該社即與黨聯系,并取得支持。民國12年(1923年)秋,黃道與邵式平一同考入北京高等師范(后改為北京師范大學),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民國1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北京高等師范出席學聯的代表和校黨支部書……[詳細] |
邱金輝,1904年5月出生于江西省橫峰縣,1925年考入南昌講武堂,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在北伐軍進軍江西時,回到家鄉橫峰縣宣傳革命,秘密發展黨的組織,開展農運工作。大革命失敗后,革命轉入低潮。1927年11月下旬,在方志敏等領導下,江西弋陽、橫峰等5縣的黨組織決定舉行年關-。邱金輝負責在橫峰縣葛源、邱家兩區秘密串聯,宣傳動員和組織農民革命團和自衛隊。1928年1月,方志敏等人領導的弋橫起義爆發,兩縣農民革命團組成六路縱隊參加起義,邱金輝任第六路指揮者之一,率農民自衛隊參加起義。弋橫-后,自衛隊進行了整編,邱金輝被任命為農民革命軍第二軍第二師第十四團一營一連連長。弋橫農民-勝利后,為……[詳細] |
黃知真,曾用名朱風,1920年10月生,江西橫峰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1年參加革命工作,高中文化。系抗日戰爭時期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新四軍駐贛辦事處主任黃道(1900~1939)的兒子。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副書記、湖北省省長、湖北省第六、七、八屆人大常委會主任,中共第十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一屆、十二屆中央委員。1927年隨父黃道參加贛東北起義。根據地鞏固后,先后進入江西蘇區列寧小學、列寧師范讀書,接受革命教育。13歲時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5歲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閩北分區兒童局書記,閩北軍分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等職?谷諔馉帟r期,歷任中共弋……[詳細] |
鄒志成同志生平(1916-2006)南京軍區司令部第四干休所正軍職離休干部、南京軍區原裝甲兵副司令員鄒志成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06年9月17日凌晨O時42分在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逝世,享年90歲。鄒志成同志,江西省橫峰縣人,1916年12月出生,1932年5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鄒志成同志出生于江西省橫峰縣二區程田堆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由于飽受地主的欺凌,從小當放牛娃的他,看到紅軍經過本村,積極投身革命隊伍,來到紅軍新兵團受訓,分配到贛東北總指揮部擔任勤務員、警衛員,后任皖贛特委警衛偵察連警偵排長,負傷后擔任江西省浮梁縣團委書記。參加過第三、四、五次反圍剿及江……[詳細] |
周園香,1914年生于江西省橫峰縣高灣一戶貧苦農民家庭。因生活所逼,父母無力撫養,出生不久的周園香即被送到上饒縣茗洋鄉一個貧苦農家做童養媳。1928年初,弋(陽)橫(峰)暴-動后,方志敏、程伯謙等率領橫峰農民革命團,攻打上饒縣十六都望仙村,路過茗洋,將駐守茗洋的國民黨“靖衛團”趕出了茗洋,囂張一時的地方惡霸、土豪劣紳嚇得龜縮一團。革命斗爭的實踐使周園香認識到勞動人民當牛作馬,受苦受難,是地主老爺壓迫剝削的結果。只有跟著共產黨鬧革命,才能有窮人的出路。于是,她毅然加入到打土豪、捉劣紳、廢債契的革命斗爭行列中。1930年初,中共上饒縣委成立,下轄5個區委。周園香非;钴S,經常跑到區委(茗洋)去請求……[詳細] |
黃立貴(1905~1937),江西省橫峰縣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任閩北紅軍獨立師師長,活躍在閩浙贛革命根據地,是威震閩贛的一員虎將。黃立貴出生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民國14年(1925)就秘密參加本鄉農民協會籌備工作。次年秋,北伐軍進入贛東北,他帶領群眾向地主豪紳進行清算罰款斗爭!4.12”-政變后,農民協會轉入秘密活動,黃立貴擔任鄉游擊隊隊長,并于民國16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17年7月,黃立貴參加紅軍,由于作戰勇敢,表現了良好的軍人素質,兩次被選送到信江軍政學校培訓。民國19年結業,被任命為江西紅軍獨立第一團第五連連長,后又任營長,接著提升為教導團團長。同年7月,閩北蘇區劃歸贛東北……[詳細] |
陳存輝(1904-1934),江西橫峰人。1927年冬,參加弋橫農民武裝暴-動 。1929年,調中共橫峰縣委工作。次年,任中共橫峰二區區委書記。1931年,任中共橫峰三區區委書記。1933年,調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第五分校工作。1934年11月,國民黨重兵圍攻閩浙贛革命根據地時,任紅軍精干連連長,率部在大嶺崗與敵血戰。同年12月,因肅反擴大化被錯殺于橫峰徐家坦村。全國解放后,被追認為革命烈士![詳細] |
馬祥興(1893~1933),原籍江西橫峰,因家境貧寒,于民國5年(1916)單身來到邵武以幫工打雜謀生,后在地主家當長工。民國11年回江西老家與詹秀英結婚,并攜妻返邵,在水北街搭蓋茅屋落腳,靠租田耕種謀生。民國14年春,他因患血絲蟲病,不能下田勞動,改看水碓,并與人合伙搞販牛生意,來往于弋陽、橫峰與邵武之間。民國16年冬,中國共產黨贛東北組織在方志敏領導下,在弋陽、橫峰等地發動農民武裝起義,馬祥興也積極參加農民起義團,并向邵武秘密傳播革命消息。為便于隱蔽和掩護,他把家搬到離城5華里的洪家窠(現鐵路機務段背后)居住。民國19年春,中共贛東北組織派共青團員藍小妹,中共閩北臨委派黨員楊正興先后到邵……[詳細] |
蘇萬能 (1957~)筆名譚子。江西橫峰人。中共黨員。研究生。1974年到江西橫峰縣坑源墾殖場當知青,1975年以后歷任橫峰縣小學教師,中學教導主任,少兒體校校長、教練,橫峰縣教委體育專干、縣體校校長、教練,橫峰縣體委副主任、主任,縣教委主任,上饒地區體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上饒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兼上饒職業技術學院書記、院長。2006年至今任上饒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1992年開始發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一串野山楂》、《一川紅草莓》,文集《拋玉引磚》,圖文集《靈石文化》(合作),共創作文學作品200多萬字。作品曾獲2005年谷雨詩會一等獎、2006年贛江筆會創作一……[詳細] |
洪濤(1912-1938)1912年4月,洪濤出生在江西省橫峰縣青板橋鄉排樓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1927年2月,年僅15歲的洪濤毅然參加了革命。1929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秋到軍政學校學習。193年7月洪濤先后任紅十軍四旅十團一營營長,十團副團長。1936年10月洪濤被派到延安“抗大”-科學習。1937年10月,洪濤等一批紅軍干部從延安被派往山東。洪濤率領魯西抗日游擊第十支隊,進行武裝起義。1937年10月參加領導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1938年1月1日“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成立,洪濤任司令員。同年4月29日四支隊番號改為“山東人民抗日聯軍獨立第一師”洪濤任師長,5月……[詳細] |
單志輝,1909年出生,江西省橫峰縣岑陽鎮人。1930年參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單志輝歷任鄉蘇維埃主席、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勞動部檢查員、勞動部副部長、糧食部部長、軍需部部長。1934年11月紅軍長征前,單志輝隨方志敏領導抗日先遣隊北上,途遭國民黨軍重兵圍困。1935年1月24日在江西德興縣隴首村與國民黨軍作戰時,單志輝因叛徒出賣被捕。在獄中受盡酷刑,堅貞不屈。(二)1938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單志輝被徐特立從獄中解救,前往延安(其中包括紅10軍與蘇維埃政府干部15人)?谷諔馉帟r期,單志輝歷任抗大第1分校第5大隊供給處處長、渤海軍……[詳細] |
張麒麟(1912—1942),又名潮,江西橫峰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并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排長、連指導員。1935年3月,隨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駐浙西南。1936年10月,任中共龍浦縣委書記,同年冬,任建(甌)、松(溪)、政(和)獨立營營長兼政委。1937年2月,在浙西南特委書記、副書記先后犧牲的情況下,沖過敵軍-線,將部隊帶到龍浦邊境,保存了革命力量。同年12月,任中共浙西南特委書記、抗日救亡工作團團長。1938年5月,中共浙西南特委改為中共處屬特委,麒麟繼任書記,支持民主人士、龍泉縣縣長唐巽澤,開展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為中共浙江省委委員、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詳細] |
吳先民(1905-1932),江西省橫峰縣人;ψ油。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革命烈士。曾任紅10軍政治部主任、代政委。吳先民生于前清舉人之家。1919年秋就讀于南昌私立大同中學,積極參加工農運動。1926年夏,吳先民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北伐軍進入江南,他組織家鄉青板橋農民協會,帶領群眾抓土豪,進行清算罰款;給北伐軍帶路,收繳北洋潰兵槍械,支援北伐軍作戰。1927年,吳先民曾任國民黨橫峰縣黨部經濟部部長、縣公安局局長,參加組織領導群眾革命斗爭。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后,吳先民指揮農民自衛軍同反動武裝作戰,三次攻打橫峰縣城,前兩次因準備不周而未獲成功。第三次攻城成功,營……[詳細] |
萬永城(1898-1935)江西人。參加過上海三次工人武裝起義,后赴蘇聯莫斯科學習,1930年回國。1931年4月下旬由上海抵贛東北蘇區,任中共贛東北特委書記,9月任贛東北省委書記,次年任閩浙贛省委書記。1933年春調任福建軍區政委,1934年就任福建省委書記兼福建軍區政委。1935年4月10日在福建武平縣大禾鄉犧牲![詳細] |
藍廣平(1912-1932)橫峰縣姚家蘭子畈人。1927年12月參加弋橫農民起義,為樓底蘭家暴-動 骨干和第一路農民軍指揮者之一。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任團贛東北省委宣傳部長,1931年初任信南團特委書記,1932年任中共萬年縣委書記,后調入紅軍部隊工作,任團政委等職。同年底,在肅反擴大化中被錯殺![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