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
愛新覺羅·旻寧(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綿寧,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
道光皇帝在位期間平定
張格爾叛亂、 整頓吏治,改革鹽法、漕運,嚴禁 ,卻難以挽回清王朝走向沒落的腳步。1840年, 戰爭爆發,中英簽訂《
南京條約》,此后道光帝更加不得志,茍安姑息。1850年,道光皇帝病逝,終年69歲,謚號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廟號宣宗,葬于清西陵之慕陵。
愛新覺羅·旻寧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初十日,
愛新覺羅·旻寧生于紫禁城擷芳殿。他出生時,父親嘉慶帝颙琰尚為普通的皇子。母喜塔臘氏為颙琰福晉(嫡妻)。是嘉慶帝嫡出的皇次子,由于長子早夭,所以他是事實上的嫡長子。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八月,十歲的旻寧跟隨祖父
乾隆皇帝打獵獲鹿,乾隆帝大喜,賜黃馬褂、花翎。
嘉
慶元年(1796年),旻寧進行大婚,娶滿洲鑲黃旗布彥達賚之女鈕祜祿氏。十一月奉嘉慶帝賜冊,立為皇子綿寧的嫡福晉。
嘉慶四年(1799年)四月,嘉慶帝根據密建皇儲的家法,親自寫上旻寧的名字,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的鐍匣之內。
嘉慶十三年(1808年)正月,原配嫡福晉鈕鈷祿氏薨,繼娶佟佳氏為嫡福晉。
嘉慶十八年,天理教徒攻進紫禁城,他又以鳥 擊斃兩賊。嘉慶帝很
高興,封他為和碩智親王,其御 也賞賜了一個封號,叫“威烈”,嘉慶帝稱贊他“忠孝兼備”。
登基繼位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慶帝親赴熱河秋狝,旻寧跟隨父皇前往。此時嘉慶帝病重,御前大臣賽沖阿、索特納木多布齋,軍機大臣托津、
戴均元、
盧蔭溥、文孚,總管內務府禧恩、
和世泰等人當眾開啟乾清宮的鐍匣,宣布嘉慶四年的時候的詔書,立旻寧為皇太子。
嘉慶皇帝駕崩后,當日就護送嘉慶帝的靈柩回北京。八月,旻寧在
太和殿登基。
道光元年(1821年)三月,旻寧加封托津、
曹振鏞為太子太傅。四月,授予伯麟為體仁閣大學士,
曹振鏞為武英殿大學士。封阮福晈為越南國王。封松筠為兵部尚書,慶惠為熱河都統。
道光四年(1824年)十月,回部匪酋
張格爾率兵進入烏魯克卡倫,清軍圍剿失利,侍衛花山布等陣亡。
巴彥巴圖等率兵剿
張格爾,大敗
張格爾,張格爾奔喀拉提錦。
道光六年(1826年)七月,張格爾糾結安集延、
布魯特的回部部眾進入清軍哨卡。
喀什噶爾的回部部眾也為之響應。旻寧命
楊遇春為欽差大臣率兵進剿張格爾。不久,張格爾攻陷和闐城。旻寧命長齡為揚威將軍,命武隆阿作為欽差大臣,與
楊遇春一起協助管理軍務。八月,回部匪酋巴布頂等人攻陷英吉沙爾。張格爾攻陷
喀什噶爾城,然后接著攻陷葉爾羌。
道光七年(1827年)正月,和闐地區的回部部眾投降,但是不久又被張格爾攻陷。旻寧任命
惠顯為駐藏大臣。四月,長齡等人攻克喀什噶爾,張格爾逃走未能將其捉拿。
道光八年(1828年)五月,抓獲匪首張格爾,并且行獻俘禮。旻寧親臨午門受俘。旻寧親自宣布張格爾的罪惡,將其處以極刑。
道光十年(1830年)九月,回匪安集延等人再次攻陷喀什噶爾,圍喀什噶爾城。旻寧命玉麟前往新疆圍剿。十二月,喀什噶爾、英吉沙爾的回匪被清軍平定。
在位中期
道光十一年(1831年),廣東的黎族亂匪作亂,旻寧命
李鴻賓派兵進剿。并且以在廣東貿易的
英國人違反禁令之名,命
李鴻賓等人徹查辦理。六月,申明頒布官民購買并吸食 的罪責。
道光十二年(1832年)八月,
陶澍上奏
英國的商船再次進入中國海域,并且有時不遵守約束,應當嚴懲。旻寧認為他是挑起事端將其駁斥。九月,英國的商船再次進入中國的主權海域,旻寧命沿海省份整飭水師。
道光十三年(1833年)正月,臺灣
嘉義的匪首陳辦被誅殺。二月,四川越巂等處的少數民族亂匪作亂,旻寧命那彥寶、桂涵派兵進剿。
道光十四年(1834年)六月,英國第一任駐華商務監督律勞卑抵達廣州,在要求與兩廣總督會見直接磋商貿易事務被拒絕后,率軍艦炮擊虎門。
道光十五年(1835年)四月,兩廣總督
盧坤、水師提督
關天培奏請增修廣州炮臺,廣東定《防范洋人貿易章程》。
道光十八年(1838年)四月,鴻臚寺卿
黃爵滋疏陳 為害之烈,主張嚴禁。十二月,旻寧命
林則徐為欽差大臣,派往廣東禁煙。
烽火
道光十九年(1839年)四月,旻寧命
林則徐以禁販 檄諭英國及各國在粵洋商,于虎門銷煙。五月,英水手殺村民林維喜,英領事義律拒交兇犯,侵犯中國法律主權,史稱林維喜事件。九月,英艦在虎門外穿鼻洋挑釁,水師提督
關天培率部迎擊。十二月,停止與英人貿易,以林則
徐為兩廣總督。
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皇后鈕祜祿氏逝,上尊謚“孝全”,其子奕詝由靜貴妃撫養。五月,英艦隊在廣
東海面集結,第一次 戰爭爆發,林則徐嚴密設防,英軍無隙可乘。六月,英軍北犯定海,瘋狂-,占領定海。七月,英軍直抵天津,直隸總督琦善與義律在大沽口會談,琦善向英人妥協。旻寧迫于英軍氣焰,竟將林則徐、
鄧廷楨交軍機處嚴加議處。九月,林則徐、
鄧廷楨被革職,以琦善署兩廣總督。十二月,琦善擅自與義律訂定《穿鼻草約》,私許割讓
香港,開放廣州,賠償煙價。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英軍攻陷虎門沙角、大角炮臺,旻寧-下詔向英軍宣戰。派奕山為靖逆將軍,赴廣東主持戰事。二月,英軍進犯廣東虎門,引起虎門海戰,關天培力戰殉職。因與英人交涉中妥協退讓,奪琦善大學士職,逮問,籍其家。五月,《廣州和約》的簽訂,激起廣州人民義憤填膺。廣州三元里人民奮起抗英。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月,英軍攻陷長江吳淞炮臺,
江南提督
陳化成力戰犧牲,上海失陷。七月,英軍艦侵入
南京江面,欽差大臣耆英與英駐華全權公使璞鼎查在南京江面英艦上談判,答應英國一方提出的全部條款。旻寧批準中英《
江寧條約》(即《南京條約》),答應割地、賠款、五口通商。十月,閱圓明園八旗 兵。
晚期朝政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三月,英國女
王頒布
香港皇家殖民地憲章(即《英王制誥》),以璞鼎查為首任總督兼駐港英軍總司令。八月,耆英與璞鼎查在虎門簽訂《五口通商章程》。九月,上海開埠。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五月,耆英與
美國代表顧盛簽訂不平等的《中美望廈條約》。九月,耆英與
法國代表簽訂不平等的《中法黃埔條約》。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六月,耆英照會比利時來華談判專使蘭納,準許比利時按五口通商章程辦
法通商。十一月,上海道臺宮慕久公布了與英國駐租界地之先河。十二月,廣州人民反對英人入城,數千人眾沖入府署。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十一月,
容閎等隨馬禮遜學堂校長赴美留學,開啟近代留學先河。以皇五子奕誴為恪親王綿愷后。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月,耆英與
瑞典、挪威簽訂五口通商章程。為皇四子奕詝指婚,女為太仆寺卿富泰之女薩克達氏。十月,命京師及各省編查保甲。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正月,重申不準法人擅入內地傳教。二月,冊薩克達氏為皇四子奕詝之嫡福晉。
青浦教案發生。五月,拒絕
俄羅斯在新疆通商貿易。十二月,英駐滬領事阿利國-香港總督文翰,建議對中國再次發動戰爭,以便獲得更多利益。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二月,葡萄牙
澳門總管亞馬勒非法宣布
澳門為自由港,停征關稅,并下令封閉粵海關衙門。十二月,皇太后逝于慈寧宮,移梓宮于綺春園之含暉殿。
與世長辭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上大行皇太后謚為“孝和”。旻寧病重,召宗人府宗令載銓、御前大臣載垣、端華、
僧格林沁、軍機大臣穆彰阿、賽尚阿、總管內務府大臣文慶等,公啟秘匣,宣示御書“皇四子立為皇太子,封皇六子奕訢為恭親王”。
旻寧病逝,皇太子奕詝即皇帝位,以第二年為
咸豐元年。追封藩邸嫡福晉為皇后,上謚“孝德”。封皇七弟奕譞為醇郡王。二月,命左都御史柏葰、內務府大臣基溥為
孝和;屎營建昌西陵。四月,上大行皇帝尊謚為“成”,廟號宣宗,陵為慕陵。準
俄羅斯在新疆通商。七月,沙俄強占中國
黑龍江口廟街,易名為尼古拉也夫斯克。九月,暫安奉大行皇帝梓宮于慕陵隆恩殿。十月,奉安孝德皇后梓宮于田村。清廷申諭兩廣督撫勸諭士民舉行團練。十一月,詔允
祁寯藻等所擬軍機處章程九條。十二月,
洪秀全于廣西金田起義。
道光通寶
道光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鑄于清宣宗道光年間,錢徑一般2.2-2.4厘米,重2.5-3.6克。道光通寶只少數錢背有星月紋以及記地、記年、記值的漢字,但卻不多見。
道光通寶收藏價值是有的,道光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 宣宗道光年間鑄。形制同嘉慶錢,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名:泉源直蘇南昌武川浙福晉陜廣桂云東黔,
伊犁,
阿克蘇,庫車,寶新。道光錢制作粗糙,大小不一,輕重懸殊,一般徑2.2--2.4厘米,重2.5--3.6克,清廷由于入不敷出,新疆
阿克蘇,庫車,寶新三局始鑄虛值析五,當十錢,亦是清錢虛值錢之始。傳世幾無稀罕之品。錢幣價格要根據錢幣品種品相傳世量和市場需求等來確定,價格不等。
2012年11-26嘉德有拍出一枚“道光通寶”背“寶源”小平雕母的錢幣,拍賣成交價是四十二萬五千元人民幣。
道光的兒子
皇長子
愛新覺羅·奕緯:(1808-1831年) 隱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時為旻寧藩邸使女。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四月二十一日奕緯生,卒于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四月十二日,年二十四歲,謚“隱志”。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嘉慶帝封其為多羅貝勒,旻寧登基后降居皇子位。
咸豐即位后,又追封多羅郡王。母和妃納喇氏卿銜成文之女。嫡福晉蘇完瓜爾佳氏公英海之女,繼福晉烏朗罕氏同知祿德之女。
皇次子 愛新覺羅·奕綱:(1826-1827年) 順和郡王,幼殤。道光六年丙戌十月二十三日亥時生,母
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員外郎,追封承恩公花郎阿之女。道光七年丁亥二月初八日未時薨,年二歲。道光三十年正月追封多羅順郡王,謚曰和。無嗣。
皇三子愛新覺羅·奕繼:(1829-1829年)慧質郡王,幼殤。道光九年己丑十一月初七日午時生,母
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員外郎,追封承恩公花郎阿之女。道光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戌時薨,道光三十年正月,追封多羅慧郡王,謚曰質。
皇四子
愛新覺羅·奕詝:(1831-1861年)咸豐帝,道光皇帝繼位人, 母
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時為全貴妃,不予贅述。
皇五子
愛新覺羅·奕誴:(1831-1889年),過繼給惇恪親王綿愷,為惇勤親王,母祥妃鈕祜祿氏,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十五生,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正月過繼惇恪親王綿愷為嗣,降襲為多羅惇郡王,咸豐十年(1860年)正月晉封和碩惇親王,
光緒十五年(1889年)正月十九卒,年59歲,卒后謚“勤”。
皇六子
愛新覺羅·奕訢:(1833-1898年)恭忠親
王文宗繼位奉宣宗遺詔封奕訢為和碩恭親王。道光十二年(18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生,母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員外郎,追封承恩公花郎阿之女。
光緒二十四年(1844年)四月初十日薨,年六十七歲。謚曰“忠”。嫡福晉瓜爾佳氏大學士桂良之女,側福晉薛佳氏文匯之女,側福晉王佳氏福慶之女,側福晉劉佳氏慶春之女,側福晉壽氏,側福晉崔氏,側福晉劉氏。
皇七子
愛新覺羅·奕譞:(1840-1891年)醇賢親王,光緒帝生父,道光二十年(1840年)九月二十一日生,母
莊順皇貴妃烏雅氏筆帖式齡壽之女。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薨,年五十一歲。謚“賢”。嫡福晉葉赫那拉氏道員承恩公惠徵之女,側福晉顏扎氏來福之女,側福晉劉佳氏五品典衛德慶之女,側福晉
李佳氏德純之女。
皇八子
愛新覺羅·奕詥:(1844-1868年)鐘端郡王母
莊順皇貴妃烏雅氏,時為琳妃。享年25歲,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咸豐帝即位,封為多羅鐘郡王,卒后謚“端”。無子,以恭忠親
王奕訢子載瀅為后,襲貝勒。坐事奪爵歸宗。又以醇賢親
王奕譞子載濤為后,襲貝勒,加郡王銜。嫡福晉鈕祜祿氏一等侯崇恩之女。
皇九子
愛新覺羅·奕譓:(1845-1877年)孚敬郡王母莊順皇貴妃烏雅氏,時為琳妃。享年33 歲。咸豐帝即位,封孚郡王。穆宗即位,命免宴見叩拜、奏事書名。同治三年(1864年),分府,仍在內廷行走,命管樂部。同治十一年(1872年),授內大臣,加親王銜。德宗即位,復命免宴見叩拜、奏事書名。光緒三年(1877年)二月,薨,謚曰敬。無子,以愉恪郡
王允禑四世孫奕棟子載沛為后,襲貝勒。卒,又以奕瞻子載澍為后,襲貝勒,坐事奪爵歸宗;又以貝勒載瀛子溥伒為后,封貝子。嫡福晉賽密勒氏御史景林之女。
歷史評價
嘉慶帝:忠孝兼備,豈容稍靳恩施。
蕭
一山:嘉慶以后,武力不競,
紀綱敗壞,教徒紛起,民不聊生。但仁宗之淳厚,宣宗之節儉,均有可稱。
費正清:他(旻寧)看來是一位謹慎小心的,甚至是膽小的統治者,寧可與幾個心腹顧問進行密議,而不愿接受實際的批評或警告。
馮爾康:旻寧是遵循皇家家法的……清朝的“勤政愛民”家法,確是代代相傳。這是將皇帝對國家臣民的責任心具體化了,應有可以稱道的內容。
閻崇年:道光是中國兩千年帝制史上,第一個同西方殖民者簽訂喪權辱國條約的皇帝。 戰爭的失敗,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的簽訂,道光皇帝應負主要歷史責任。
孟森:宣宗之庸暗,亦為清朝入關以來所未有。
喻大華:旻寧本是一位循規蹈矩、不好聲色的帝王。
郭實臘:盡管他具有寧折不彎的誠實品性;對受難者悲天憫人,樂于助人之所需;他還有一些商務方面的習慣可以讓他在銀行交易中成為一流的專家。但是,他沒有作為帝王的天賦;他可以成為一個光彩奪目的誠實的農婦;在任何方面都有可靠的品質,但是缺乏帝王所需的明晰的洞察力。
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相關人物關系:鼻祖:
遠祖:
太祖:
烈祖:
天祖:
高祖:
曾祖:
爺爺:
叔祖父:
父親:
兒子:

兒媳:

孫子:

孫女:

孫子:

曾孫:

孫女:

兒媳:

孫子:

曾孫:
女兒:

女婿:

外孫:

女婿:
兄弟:

侄子:
姊妹:
母親:
皇后:

岳父:
妃子:
叔伯:

堂兄弟:

堂侄:
姑媽:

姑父:

姑父:
經歷歷史事件:同年(公元1782年)出生的名人:同年(公元1850年)去世的名人: